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一项合作研究中,利用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技术(SELDI),对几千份SARS疑似和确诊病人血清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到了早期SARS病人血清中异常表达的蛋白质,而这些特征“蛋白指纹”在其它如高烧、流感、肺炎或肺癌等呼吸道感染病人中不出现,从而为临床诊断SARS感染找到了新式武器。
科研人员利用蛋白质质谱指纹分析法,对几十份发烧1至7天的SARS病人、上千份正常人和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血清进行了“双盲”分析,结果显示,这种蛋白质芯片的指纹分析可以检测97.3%的SARS,灵敏度高达99.4%。更为惊人的是,这种方法区分SARS和流感的灵敏度高达100%。据悉,该研究成果将在近期的临床检验领域的顶尖杂志Clinical Chemistry上发表。
负责这项合作研究计划的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唐宏指出,这项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SARS检测方面最准确灵敏的方法,病人在发烧后1天,只要取1/50毫升的血清,用2小时的时间就能准确诊断是否感染了SARS病毒。利用蛋白芯片和质谱技术检测人体血清中病原体特征指纹是临床诊断病毒感染的新方法,这将对常用检测手段诊断不可靠的病毒,未知的或者新生传染性疾病,生物恐怖和生物武器中涉及的致命微生物等的快速检测尤为实用。该技术已在去年7月申报了国际专利。